没有草原
中国山河便少一分壮美
【资料图】
没有游牧
中华民族便少一分豪迈
草原
占据中国国土面积的40.9%
其中最为广阔者
在西部、北部
(中国草地分布示意图,制图@郑艺/星球研究所)
▼
从大兴安岭到天山
从天山到青藏高原
这里的中国被大面积的草地覆盖
呼伦贝尔草原一望无际
祁连山草原在荒漠戈壁上开出绿草如茵
伊犁草原由草原山地互相成就,错落有致
羌塘草原是雪域寒风里的凛冽求生
(草原合集,摄影师@米雪爽&张忠庆&水冬青&尘月RoyChen&卡布)
▼
这里生活着热情淳朴的民族
蒙古族、藏族、哈萨克族、乌孜别克族
柯尔克孜族、裕固族、塔吉克族
……
( 请左右滑动观看, 西部主要少数民族合集,摄影师@卢文&梁家进&奎涛&曾建军)
▼
他们逐水草而居
四季流转
跟随时间感受土地
他们生活的地方便是
牧区
(呼伦贝尔草原,牛羊成群,摄影师@邱会宁)
▼
广阔天地
安放向往自由的灵魂
纯良民风
收容满身疲惫的旅人
走!
去草原
01
万里牧场
关于草原
你最初的想象可能来自于这首传唱千年的民歌
(北齐民歌《敕勒川》)
▼
敕勒川,阴山下。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天苍苍,野茫茫。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那么, 何以草原 ?
来自海洋的水汽自东南向西北递减
草原替代森林成为基础的景观
广阔天地
便从这里开始
(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西北水汽受阻示意图,制图@郑艺/星球研究所)
▼
蓝天白云,牛羊成群
平坦辽阔,无边绿意
草原的“样板间”在内蒙古
在内蒙古的东北角
森林与草原交界处
还较为充足的水汽
“富养”出了 呼伦贝尔草原
(请横屏观看,呼伦贝尔草原,摄影师@于永乐)
▼
3000多条河流在此蜿蜒
莫尔格勒河 百转千回
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曲水”
(请横屏观看,莫尔格勒河,摄影师@张强)
▼
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
让呼伦贝尔草原成为水草丰美的草原代表
(呼伦贝尔草原上众多湖泊,摄影师@于永乐)
▼
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南侧
同样平坦,但面积更大的是
锡林郭勒草原
蒙古语中意为“辽阔草原上的河流”
总面积接近整个英国
博大壮美,辽阔苍茫
(锡林郭勒草原,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)
▼
至 鄂尔多斯草原
降水相比呼伦贝尔草原大大减少
平缓柔和的绿色开始与漫漫黄沙交界
绿草黄沙之下
众多珍稀物产,宝藏无数
(鄂尔多斯的毛乌素沙地,绿草与黄沙交界,摄影师@任世明)
▼
继续向西
是飞沙走石,荒漠戈壁
底色是大面积的干旱
这里也有草原吗?
幸好还有 祁连山
水汽在这里遇阻形成降雪
降雪逐年积累压实成了冰川
(祁连山,摄影师@吴亦丹)
▼
这一座稳定、庞大的固体水库
为荒漠环绕的西北留出孕育生灵文明的可能
也拉开了中国草原立体造景的序幕
高大的山地将草原折叠
脚下是相似的绿草如茵
但面前是起伏延绵的山峦
赤色红层与碧绿草原勾连
(祁连山草原,摄影师@常建儒)
▼
祁连山北麓
盛名远播的 山丹军马场
自汉代开始屯兵养马,见证无数战火尘烟
让草原拥有了金戈铁马的气势
(山丹军马场,摄影师@孔令晟)
▼
中国草原的立体美学
由祁连山开始
在 天山 登峰造极
(请横屏观看,天山喀拉峻草原,摄影师@万瑞)
▼
立体源于极致的落差
新疆至高有险峰,至低有盆地
盆地、河谷、山地
与草原互相叠加
地处天山山脉中部盆地的
巴音布鲁克草原
分布着大片的湖泊与沼泽
天鹅在这里栖息
宛若世外桃源
(巴音布鲁克草原,摄影师@许杰)
▼
天山向西开口便是伊犁河谷
河谷是草原的褶皱
唐布拉草原 的113条沟谷
将草原、雪山、花海、巨石
精心放置,精准切割
沟沟有景,景景相连
被誉为“百里画廊”
(请横屏观看,唐布拉草原,摄影师@王秉瑞)
▼
更为巧妙的造物在 喀拉峻
草原驯服了棱角分明的山地
特殊的夷平面
将流动的绿意凝固
犹如人体起伏
(请横屏观看,喀拉峻草原,摄影师@朱聪)
▼
如果说伊犁的草原
是神在天山创造的童话
那 青藏高原 上的草原
则是酷寒之下的苦修
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
酷寒、干燥
是中国天然草地面积最多的区域
占据全国草地面积的33.2%
超过内蒙古
(请横屏观看,西藏昌都,摄影师@蒋陈南杰)
▼
生长在这里的草
多为生命力顽强、高度耐寒的品种
高度多在10厘米以下
低头忍耐狂风
默默覆盖雪域高原
(羌塘草原,摄影师@Wyatt)
▼
西藏北部的 羌塘草原
西藏棕熊、藏羚羊、野牦牛、藏野驴
在无人的旷野里
自在繁衍生息
( 请左右滑动观看, 高原动物合集,摄影师@星智&刘树逸&张扬的小强&李贞泰)
▼
而在青藏高原的东部、南部
大江大河带来的水源
与河谷带来的水汽
则为苍茫的高寒草原
创造另一种风貌
虽然寒冷,但是湿润
由于气候寒冷、排水不畅
沼泽、河滩、湿地
点缀在青藏高原上
涵养从这里奔腾而出的河流
(请横屏观看,阿坝红原大月亮草原,摄影师@王进)
▼
从大兴安岭到天山
从天山到青藏高原
中国草原
其丰富广博
源于中国山川江河的塑造
正是那一句
(丘处机《泺驿路》)
▼
如何造物开天地,令人到此放马牛
02
游牧往事
最辽阔的地域
方能滋养出最开阔的胸襟
居无定所
因而心无羁绊
草原上的民族选择了游牧
但不同地区的牧民
都如何逐水草而居?
移场放牧
在蒙古语意为“走敖特尔”
这是蒙古族牧民与草原达成的契约
内蒙古平坦无边的草原
让“黑车白帐”能够畅通无阻
用黑桦制成的勒勒车
结构简单、结实耐用、易于修理
因黑桦树皮呈黑褐色故呈现被称为“黑车”
可承载游牧民族的所有家当
(勒勒车,摄影师@于永乐)
▼
白帐是洁白的蒙古包
这是蒙古族便携的居所
驻留在草地上的白云
是绿色原野上最醒目的色彩
(蒙古包,摄影师@朱聪)
▼
牧民在春夏驾驶黑车
在水草丰茂处让牲畜尽情进食
秋冬则驱赶牲畜
到背风、暖和、草高、雪软的地方
一同度过草原的漫长寒冬
(请横屏观看,乌兰布统的冬日,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)
▼
终年放牧
四季转场
是游牧民族的共同选择
但其中最为奔波的
或许是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牧民
阿勒泰复杂的山地地形
造就复杂的气候条件
牧民们需要在高山间奔波寻找合适的牧场
山路崎岖不平,蜿蜒曲折
哈萨克牧民最长的转场要走近1000公里
(请横屏观看,哈萨克转场,摄影师@赵来清)
▼
有诗人描述
“世界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,
世界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萨克人”
冬季在平原
春秋在丘陵
夏季在山上
如此转场,年复一年
(哈萨克族转场,摄影师@杨志涛)
▼
其中最为严厉的考验在冬天
寻找过冬的“冬窝子”,前往冬牧场
是新疆牧民们的头等大事
牧民与羊群
浩浩荡荡
行走在风霜刀剑严相逼的路上
共同祈祷今冬的雪安然飘落
(冬季,天山牧民转场途中,摄影师@赖宇宁)
▼
在青藏高原上
海拔极高,生态脆弱
给牧民们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
转场在这里是与时间的赛跑
对克制的践行
如若在一地停留太久
牧草过度消耗,来年便难以复生
为了不过度消耗牧草
青藏高原的牧民们实行 “浅牧”
让牲畜大口进食,快速移动
有的每天要走几十公里,几十天便要换一个地方
(请横屏观看,藏族牧民雪中转场,摄影师@丁嘉一)
▼
在转场中
藏族牧民的家是 牦牛帐篷
牧民们用牦牛的毛捻成毛线
编织成褐料搭成帐篷
夏日晴朗时松软蓬松,雨天受潮时板结坚硬
于是冬暖夏凉
一顶顶黑帐篷架起
经幡和风马旗在撑杆上飘扬
牧民的创造与神明的庇佑
足以遮风避雨
(请横屏观看,甘南藏族牧民的牦牛帐篷,摄影师@祁俊加)
▼
寒冷的青藏高原上
与牧民相伴的灵魂动物是牦牛
很难说是人类驯服了牦牛
还是牦牛接纳了人类
牦牛血细胞大小是内地牛的一半
而每单位体积的数量却是其三倍以上
携氧能力大大增强
它们在高原行动自如
身躯沉重,却善行陡坡险路、雪山沼泽
(牦牛,摄影师@布琼)
▼
在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原
人类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
牦牛才是天生适应这片土地的生灵
于是
牧民们选择将牦牛放归自然
任由它们爬冰卧雪,逐草而居
这便是藏区独有的 半野生放牧
(牦牛群,摄影师@姜鸿)
▼
居无定所,惟顺天时
牧民似乎应该是最自由的人
但面对草原
不同地区的牧民都极其克制
他们在草原面前谦卑,在动物面前收起傲慢
以草原为纸张
以四季为韵脚
以转场为字句
牧民写就悠长的诗歌
创造游牧文化
03
千年醇香
游牧文化
诞生于草原的赠予
是盛大的聚会、尽情的竞技、醇香的美食
草原是牧民生活的地方
也是盛会的舞台
夏季水草丰茂、牲畜肥壮
那达慕大会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如约举行
草原男儿拼劲全力摔跤
(那达慕大会上的摔跤,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)
▼
当白雪覆盖草原
少年冒着风雪驱马前进
这是冬季那达慕独有的浪漫与热烈
(冬季那达慕大会上的赛马,摄影师@卢文)
▼
诞生于游牧生活中的各项技艺
早已成为草原儿女彰显风采的竞技场
在天山南北
哈萨克牧民们在 叼羊 争夺中尽显精湛骑术
(叼羊,摄影师@射虎)
▼
从骑射到游艺
草原上人们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得丰富
藏族以酸奶为主角创造 雪顿节
这一高原上的狂欢
以展佛开幕
信众从青藏高原各处赶至西藏最大的寺庙哲蚌寺
待巨幅唐卡绘制的佛像缓缓展开
屏息凝神,默默祈祷
(展佛,摄影师@孙志军)
▼
以跳 藏戏 为高潮
多个藏戏班子从白天跳到日落
头戴狰狞面具、身着五彩华服
音乐不停、歌舞不息
(藏戏表演,摄影师@李小糖)
▼
以“ 过林卡 ” 为尾声
“过林卡” 是属于藏族人民的郊游
他们抓紧夏季阳光明媚的日子
身着盛装,带着食物在林间草地
日落方归
(过林卡,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)
▼
草原上的民族
大多擅长制作奶制品
这是草原与牲畜的给予
奶皮子、奶酪、奶糕、奶豆腐、酸奶、奶茶、奶酒
(奶制品,摄影师@张静)
▼
而这其中
奶茶以绝对领导的地位存在于牧区人民生活中
牧区人民“宁可一日无饭,不可一日无茶”
这茶,便是 奶茶
(牧民熬制奶茶,摄影师@曹家麟)
▼
我们难以考证是谁最先在奶中加入了茶
但当以肉奶为主食的牧区人民
发现在奶中加入这从南方来的茶
便觉得神清气爽、解腻去脂
奶茶便有如自由的风
征服了中国的广大牧区
酥油茶 或许是奶茶的原型
藏族牧民们从牦牛乳中提炼酥油
再将其放入特制的酥油茶桶中
佐以食盐、熬煮的茶汁
用力抽打,油茶交融
(酥油茶,摄影师@张静)
▼
新疆喀什的塔吉克族
妇女们一天的忙碌往往从制作奶茶开始
用咸奶茶招待是塔吉克族的待客之道
(塔吉克族妇女在厨房,摄影师@都文明)
▼
在内蒙古大草原上
优质牧草成就得天独厚的优质奶源
这是内蒙 咸奶茶 美味的基础
(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牛奶,图片来源@伊利)
▼
蒙古族牧民在奶茶中加入
炒米、奶皮子、牛肉干、奶豆腐
一顿奶茶便可抵御饥寒
(蒙古族咸奶茶,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)
▼
蒙古族牧民多相信万物有灵
以敬畏之心对待草原与生灵万物
他们将骏马图拓印在纸上
称作“风马”,并在节日将其挥洒
期盼吉祥如意
他们将奶茶作为祭品敬洒在蒙古包周围
祈求神灵保佑
(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,风马祈福,祝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,摄影师@姜鸿)
▼
奶茶在一日三餐
奶茶也在节日盛宴
它是牧民生活中的日常
却也被赋予尊贵的礼赞
牧民们流动的居所里
是千年不变的醇香
诞生于中国内陆的奶茶
是牧区人民的创造
而在遥远的大洋彼岸
阿拉伯奶茶、印度奶茶、英式奶茶
也或多或少与中国牧区的奶茶
有千丝万缕的联系
并进而直接影响了如今现代商业奶茶的雏形
即诞生于香港、台湾的奶茶
(港式奶茶,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)
▼
奶与茶千里迢迢相遇
海与陆跨越时间遥相呼应
流动不居的日子里
艰难繁重的劳作下
奶调和了茶的苦涩
也调和了生活的艰辛
如今
你很难限制住奶茶
它以包容⼀切的姿态欢迎所有⻝材
天南地北、包罗万象
奶茶是牧区人民向世界送上的美味
千年不变的醇香里
有草原自由的风,牧场悠扬的牧歌
伊利以一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
联名⼩罐茶推出
秋天的第“伊”杯奶茶联名礼盒
(秋天的第“伊”杯奶茶联名礼盒,图片来源@伊利)
▼
为致敬游牧传统与奶茶文化
伊利甄选来自中国牧场的优质奶源
用好奶焕活好茶
带你跨越山海,品味多样醇香
本文创作团队
撰稿 | 越凡
编辑 | 清流
图片 | 周昫光
地图 | 郑艺
设计 | 冯艺卓
审校 | 王逻辑&清流&高俪倩
封面摄影师 | 王剑冰&水冬青&于永乐
本文由
伊利&星球研究所
联合出品